Member-only story
有價值、有效益的事才是重要的事
當主管其中一件事,就是需要安排任務,任務的來源很多,有 PM,其他部門主管,團隊成員,甚至老闆,那麼,在這麼多任務中,要如何安排任務的優先權,就是一個需要學習的課題。
有些人會有一個壞習慣,當發現有問題時,就會立刻去找能幫忙的人,而不管當下那個人是否有空能夠處理。在辦公室辦公時,很容易就因為這樣子中斷正在進行中的任務執行。而面對這種人,我們最好的處理方式是,當我們意識到他們有這種情況時,我們就要讓對方知道這種行為對我們是不好的,可以請他用非同步的方式傳遞訊息,等到我們有空的時候再去處理。而通常這種事都是屬於不重要但緊急的事(對他人來說,可能就會是重要且緊急了)
重要緊急象限
將事情分為重要、緊急兩種屬性,就可以拿出「重要緊急象限」來看看該任務到底是不是真的很緊急需要處理。將重要緊急分別放置在座標系統的 X 軸與 Y 軸,X 軸由左至右是不緊急到最右邊的緊急, Y 軸則是由最下方的不重要到最上方的最重要。 若採用重要緊急象限分類任務的重要緊急程度,就可以將任務分為四類:不重要且不緊急、不重要但緊急、重要但不緊急以及重要且緊急。我們就可以依此來決定事情的優先程度。
一般來說,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是會等到真的沒有其他事做時才去執行(或是擺放很久後,從不緊急變成緊急了),所以通常這類的任務先不需要執行,以免浪費時間。
遇到不重要但緊急的事時可以趕快解決它,盡量不要花費太多時間,然後趕快回到原本的執行任務上。這類任務可能是突然來了一通電話,突然有掛號要簽收等等…
接下來,最常遇到的就是重要且緊急的事,通常呢,當有人跟你說這個任務是很重要又很緊急,你可能需要趕快放下手上的工作,立刻去處理。我認為,如果工作環境內經常有這類的工作,我猜應該是工作的規劃沒有安排妥當,才會每次都會很充忙的請人處理。所以這些任務很有可能都是從重要但不緊急的任務所轉變過來的,因為覺得不緊急,所以不會主動去處理,直到不得不處理時,才會被任務追著跑。
所以,我提出來的建議是,經常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任務,因為是不緊急的任務,所以不會被時間追著跑,執行的時候也不會有壓力。當然了,有些人對於不緊急的任務,也就是沒有死線的任務,沒有辦法感受到該如何去安排執行,這時候,我們可以將這種任務切碎,然後給每段任務都給一個任務的截止日,如此,我們就可以按照我們的步調將重要但不重要的任務完成。
緊急、重要的任務該如何分辨呢?
緊急性通常是以時間作為分類,交付時間越短的就越緊急,那麼,我們該如何決定任務的重要性呢? 識別任務的重要性是很重要的一件事,但是這個也是大部分的人沒有辦法做好的地方。PM 在收到需求時,也不會一次將所有的任務都丟出來讓我們實作,而是會將重要的任務先安排執行,那究竟什麼才是重要的事呢?最有價值的事就是最重要的事,以開發任務來說,在這次的 Sprint…